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精打细算”的东风日产实践

发布日期: 2020-05-28来源: 东风汽车报

经自动化生产后下线的新车

自动化装配

(记者 黄炎 通讯员 张培)2020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考验着应对危机的能力。疫情之下东风日产勇于面对挑战,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库存管理、科学采购等方式,科学高效开展全价值链降成本,拓宽了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优化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夯实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盈利体系。

管好“钱袋子” 过好“紧日子”

受疫情的持续影响,行业整体形势更加严峻,东风日产2020年销量目标遭遇巨大挑战。如何在疫情影响下,尽力抢抓发展机遇、降本增效促发展,东风日产在管好“钱袋子”的同时打好算盘,不仅实现了费用使用效率的提升,还增强了固定费用管理弹性,节省了税费等成本,从而提升了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固定费用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对其合理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东风日产落实严控固定费用要求,全员“过紧日子”。早在2月10日,东风日产就制定了与收入预测下降同比例削减固定费用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从五项经费、基础性费用、广告费用、研发与新车准备费、人工成本等方面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东风日产制造领域在企业整体指引下,不断强化效率提升工作。通过研讨车型及机型试做、新工厂SOP(标准作业流程)等工作,效率提升22%;根据实绩生产安排,实时调整仓库临时租赁面积和建储容器制作数量,减少固定物流费用,效率提升15%;开展备件库存管理,挖掘改善课题,生产相关固定经费效率提升12%;严控差旅费等五项经费支出,效率提升30%。

疫情期间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多项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东风日产结合业务实际,梳理出适配企业优惠政策共9大类24条,涉及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主要税种,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事项。

不仅如此,面对五大生产基地政策细节各不相同的情况,东风日产在准确解读优惠政策及事项的基础上,牵头协调各地工厂积极对接主管税务机关、能源供应商等,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以上措施为企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节约经营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除社保、医保等国家普惠性政策外,东风日产还享受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等地方支持政策约1200万元,各项优惠政策合计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亿元。

创新改善,提质增效

数字化转型优库存 创新性管理提效率

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最终实现成本降低,东风日产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核心项目——库存管理模型。

通过库存管理模型,东风日产能日追踪零件的在库和在途情况,将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及时预测因疫情减产可能造成的库存积压和报废风险;同时输出整车、零部件、备件等多维度库存管理数据,打通了东风日产四地七工厂的数据壁垒,推进优化库存结构,以此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周转效率。

通过相关措施的改善落地,东风日产的库存健康度日益提高,零部件在库金额同比下降19%,周转天数降低2.8天,有效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和组织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同时,东风日产持续改善、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各项目效率。如在构建LSS涂料供应模式上,东风日产采购总部激发供应商积极性,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中的材料费用,并降低人力成本;建立铝液远距离供应模式,降低铝损、工厂能耗及排放;推进钢材集中定制化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成本最优化和收益最大化;合理布局运输“公水铁”模式,优化物流网络等。

通过整合外制件和内制件的钢材、塑料、铝材用量,东风日产利用材料供应商平台优势,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效率,整合和优化物流渠道;通过东风有限技术协同,快速推进国产化和材料挑战活动。通过这两项举措,截至目前累计实现降成本9.5亿元。

智能制造,降本增效

全价值链协同采购 科学高效管理成本

在疫情的影响下,东风日产采购部门协同全价值链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发掘、准入、培育、评价体系。

东风日产持续推进供应商能力提升,全面实施标杆化管理,构建充分竞争的供应商格局;推荐本土供应商参与到日产材料与零部件先期开发中,有效提升国产化率,降低采购成本。

车型的投放涉及产品概念策划、产品设计、产品量产和最终停产等四个阶段。与之对应,在产品概念策划阶段,采购部门就开始对成本目标进行策划,通过达成路径倒推预算目标。在产品设计阶段,采购部门通过平台化、标准化、最适化、近地化等原则来挑选供应商,以达成企业的预算目标。在产品量产阶段,采购部门通过技术优化,国产化、标杆分析等方式降低成本,并将相应方案用在新车型上。在车型停产阶段,企业要直接面向存量客户,因此采购部门一方面降低备件成本,以降低客户维修成本,另外一方面保障供应,采用集中采购发包,细化成本管理,借助电商平台降低终端客户的购买和使用成本,提高备件准时交货率,提升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