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 
正文

岚图汽车CEO兼CTO卢放接受《赵福全研究院》专访

发布日期: 2020-10-19来源: 东风汽车报

 

岚图汽车CEO兼CTO卢放与赵福全圆桌对话

9月26日全球首发概念车岚图iFree后,岚图汽车的量产车进展如何?未来智能汽车又将面临哪些新挑战?日前,岚图汽车CEO兼CTO卢放接受《赵福全研究院》专访,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教授深度对话,畅谈岚图汽车如何扛起东风汽车创新大旗。

卢放认为,岚图对智能化时代汽车的理解是“场景定义汽车”,通过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基于大数据分析,追踪、识别和响应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以下为对话摘录。

首款量产车正在路测 由全新电动车平台打造

赵福全:岚图汽车目前进展到哪个阶段?第一款产品计划什么时候投放市场?

卢放:目前岚图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7月17日正式发布了新品牌,7月29日又发布了品牌战略。岚图的定位是零焦虑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目前已经进入第三款车型的开发了。在北京车展上刚刚发布了岚图首款量产概念车iFree,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下的首款产品,这款车采用了全新的电动车平台,正在接受全球最严苛路测,已接近量产,预计明年我们就能把这款量产车交付给广大消费者。

赵福全:实际上,传统燃油车发展初期也遇到过“里程焦虑”问题,岚图以“零焦虑”作为品牌支撑,在你看来焦虑是电动车的永久性问题还是阶段性问题?

卢放:我们说的“零焦虑”,不仅是要解决目前充电难即里程焦虑的问题,还要解决用户包括车辆服务、产品质量、二手车残值等在内的多种焦虑。电动汽车是新兴产品,用户未来肯定还会产生新的焦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零焦虑”的工作永无止境。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普及,里程焦虑终有一天会成为历史。而岚图的目标是持续解决引发用户焦虑的所有问题,比如电池监控、用车服务、修理养护、预防性维修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采集和分析数据,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人工智能满足“千车千面”需求

赵福全:岚图汽车要让用户感受到温暖的科技,在岚图看来,汽车产品的温暖是什么,又应该如何体现?

卢放:产品给用户的感觉最终还是要用技术来表达,比如当用户一走近汽车,车灯就会亮起来;车门打开,座椅就会移动到合适位置,车载系统的屏幕启动,所有这些都必须根据场景与用户进行相应的交互。岚图的目标用户群体是新中坚力量,岚图在车内营造出包括氛围灯、音乐以及气味控制等可调节的环境,这些都是基于我们车内系统的识别和判断而自动进行的。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手段,让岚图产品能够有效识别用户的需求和意愿,然后尽最大可能予以响应和满足。

赵福全:明年岚图第一款产品上市时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不同的亮点?

卢放:通过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体验,是岚图最大的亮点之一。产品本身我们也要做得过硬,因为汽车的本质仍然是满足出行需求,这一点并未改变。那么,里程焦虑问题,是短期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消除用户这方面的焦虑。又如人车交互的体验也非常重要,岚图汽车与用户交互的方式将是多维度的,我们的第一款车为用户提供了浮空手势、语音控制、智能触屏、Touch Pad、实体按键多种交互选择,而不是仅限于单一方式。用户在开车或不开车的时候,就应该有不同的交互方式,以确保人车交互能够更方便、更便捷、也更安全。

“场景定义汽车”是差异化服务关键

赵福全: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无论新造车企业还是传统车企,大家都在做类似的思考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岚图要怎样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

卢放:相较于产品,我认为未来车企之间更大的差异可能是在服务上,必须通过服务实现“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目前东风已经搭建起了数字化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捕捉用户数据、描绘用车场景,不断加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用户端得到需求,到研发端快速迭代,形成定制化服务方案,再将其提供给用户,然后接收用户的使用反馈,进入到下一轮的闭环过程。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未来产品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所在。

赵福全:岚图准备怎样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卢放:岚图对智能化时代汽车的理解是“场景定义汽车”。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软硬分离和软硬解耦的工作,这涉及到整个汽车架构,包括各个系统及相关技术的一系列重大改变。同时还要建立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充分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追踪、识别和响应用户的需求。岚图正在这方面加紧推进,目前数字化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建成,我们希望能以此为支撑,为用户提供真正的智能化服务。

未来汽车产品本身只是基础,或者说是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与用户交流的工具和平台。在产品背后,企业还要通过对用户及其用车数据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车服务。

引入外部力量打造开放式平台公司

赵福全:岚图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涵盖不同领域,目前岚图的团队规模有多大,这其中来自传统汽车产业和来自相关跨界产业的人员比例是怎样的?

卢放:我们现在有近八百人。客观来讲,纯粹汽车产业之外的人员并不是太多,大约在10%左右,其余90%还是来自汽车产业。不过有不少人是从新造车企业,包括国内头部的新造车企业过来的,这些人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观念,甚至是思想上的冲击。我觉得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洗脑”过程,这对岚图上上下下转变理念和思维方式是有利的。

赵福全:在具体操盘的过程中,您如何判断岚图目前的开放度已经足以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了呢?另一方面,汽车企业真的需要那么开放吗?

卢放:岚图希望能够吸纳更多领域的不同思想,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包括内部引进跨界员工,也包括外部加强深度交流。未来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必须引入外部力量来共同发展。比如汽车产品与服务的结合,需要实现自动驾驶、V2X、智能座舱等功能,这样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显然不是只靠汽车产品创新本身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与道路、与其他车辆、与外部环境等互相关联、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希望未来岚图能成为一家开放的平台型公司,让各方参与者都愿意汇聚到这里来,获得为用户服务的机会和收益。

自主掌控要有所选择 希望尝试操作系统

赵福全: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景下,数据的产生、搜集、整理和利用,是汽车不断更新进化的基础,整车企业究竟需要掌握哪些软件?哪些软件必须自己掌握?哪些软件需要通过与别人合作来掌握?又有哪些软件可以完全交给合作方负责?岚图在这方面有哪些思考和行动?

卢放:硬件是做好产品软件的基础,因为用户体验首先还是体现在汽车产品的基本性能上,比如加速性、操纵稳定性等。在这方面,我们有东风技术积累的支撑。作为全新的高端品牌,岚图的目标是要挑战同级别豪华品牌,从目前测试结果来看,产品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而软件是岚图汽车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关键所在,未来整车企业首先必须掌控的是自动驾驶相关服务,车企可以在这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帮助用户更加安全地驾车,减少事故风险;帮助用户更加智能地驾车,如避免拥堵等;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驾车,如自动泊车等。

赵福全:岚图应该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软件和数据方面,有哪些能力是岚图必须掌握的?是操作系统,是人工智能算法,还是车载芯片?

卢放:我们欣赏特斯拉把上下游产业链打通,自主研发生产核心零部件和开发芯片的企业精神,但芯片的开发难度很大,也不是汽车企业的强项。未来国内肯定也会出现优秀的芯片企业,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从外部采购芯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现有规划,岚图不会做芯片开发,但希望将来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未来整车企业需要通过数据识别用户用车的不同场景,再根据场景的不同情况设计车辆所需的逻辑和功能,并开发相应的关键系统及部件等转换成应用层的软件,逐步实现自主掌控。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和“千车千面”的服务。

赵福全:岚图应该打造成汽车产品品牌,还是出行服务品牌?如果最终要成为一家平台服务公司,岚图现在应该做什么准备?

卢放:就当前来说,岚图还是立足于打造产品品牌,也就是零焦虑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岚图汽车要先打造出优质的机械电子产品,同时加入优质的软件服务。虽然我们也关注汽车的共享化,但目前我们主要还是面向个人购车群体,致力于真正满足这个群体在物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未来岚图希望成为一家平台公司,仍然通过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服务来实现。看得更远一点,我们希望能把服务与相应场景结合起来,以让用户享受到更好的出行体验,这就是岚图的初衷。

赵福全:展望未来五到十年,岚图的发展蓝图是怎样的?

卢放:未来五年到十年内,岚图希望成为中国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岚图汽车上将搭载超越同级的技术,在产品品质上,也要超越同类产品。其次,岚图的服务一定要实现领先。我们在经营指标上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成可落地执行的具体任务,就是要确保服务好我们的用户。作为东风汽车乃至全国自主品牌中的一员,岚图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世界贡献一个优质的中国汽车品牌。(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