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冲刺年底收官战群像
发布日期: 2020-12-23来源: 东风汽车报
机床装配车间曾进红
平衡悬架车间王钦毅
焊装设备车间彭朝晖
保全工程技术部陈刚
(见习记者 于文欣 通讯员 高良松/文 记者 刘鸿飞/图)在2020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勇于挑战,用不平凡的奋斗写下发展新篇。
他们积极抗击疫情,有序复工复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批走出疫区,逆行襄阳、常州等地用户现场,快速组织防疫车生产;同时紧密跟踪国内、国外出差员工动向及健康情况,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保证了“0确诊”、“0疑似”。
他们奋力追赶,抢回延期节点:云内项目创下4个月完成交付的行业新标杆;助力“岚图”创下汽车行业新车型落地速度最快纪录;高质量交出国家04专项玉柴项目等关键项目,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他们勇于担当、强力开拓市场:装备订单好于去年,机床业务斩获新杰克2.1亿元大单,焊装业务国内订单高于2019年,圆满达成目标。
在收官之际,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与部门紧盯生产经营全年指标不放松,朝着更高的目标做最后冲刺。
焊装设备车间 马力全开,誓保节点
12月22日,距离焊装设备车间四季度11个项目的节点还有不到半月的时间,大连、花都、武汉、郑州、襄阳以及常州的各个项目上,所有员工都在满负荷地工作着。
为了做好年终冲刺,焊装设备车间竭尽所能地提高各个方面的生产效率。车间内成立技术小组,当设计图纸出现问题时,不再需要返回技术部处置;加工班、装配班、电工班和测量班四大班组提前做好物料、计划和人员方面的生产准备,策划好生产时序,通过实行交叉作业、召开每日生产协调会的方式,提升各个班组之间的默契程度,大大缩短了生产等待的时间。
“不仅如此,各个班组里的党员骨干带头分担更多的工作任务,班组其他成员在他们的带动下,责任心也更强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跟着提高。”焊装设备车间主任助理李旭说。
机床装配车间 解决痛点,提升效率
12月21日,西城工厂机床装配车间,云内项目的14台设备已经打包完毕,准备发往云南,预计30号前抵达客户现场。
云内项目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在最后30天的冲刺阶段,一场决胜高质量全力保证云内项目交付的劳动竞赛火热展开,成功保证了项目的如期交付。
此前,设备调试阶段,因受国外疫情影响,需要从德国进口的光栅尺,迟迟没有到货。为了应对缺件带来的延期影响,车间主任蒋波组织项目主管和能工巧匠们进行技术的改善创新,制作出一种偏心套,将光栅尺安装支架进行了提前找正,这使得后期光栅尺到货后能够直接安装,不需要再去找平。这次创新不但消除了零件延期到货的影响,反而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无论是厂区内还是客户现场,所有人都在自己岗位上持续输送价值。惠州本田EQRX150项目的小组成员,10月份就到达了现场,近100天的时间,他们克服重重阻碍,立足现场,积极思考对策方案。现在全组成员正为了年底冲刺紧张地调试整改,保证在年底实现项目全线贯通。
平衡悬架车间 实时调整订单,保证发交顺利
“今年对我们来说非比寻常,挑战了高产的同时还超越了自我。”平衡悬架车间主任黄志强说。12月,平衡悬架车间全员出击,挑战更高目标,为东风商用车爬产全力奋战,计划生产分体悬架900套、整体悬架1531套、推力杆24000套。
为了满足东风商用车每日调整计划的生产方式,平衡悬架车间计划员、制造部计划员和物管部发交计划员每日早晚都对生产订单进行核对,保证生产计划一致。12月8日下午3点半,计划员接到商用车生产计划,需要生产KG82V0型号推力杆72套,并保证在第二天上午七点半发交。整个生产线8名员工接到生产通知后,第一时间进行设备换型,在短短16个小时里,完成了热压、油漆、压装、装架入库等生产步骤。
自实行实时调整订单生产模式以来,平衡悬架车间全体员工每天都以坚定的决心、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迎接挑战。生产车间内轰鸣的机器声和车间外摆放整齐的悬架零件,都是最好的证明。
质量管理部 做好质量把关人
在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个部门,他们是质量把关人,凭借着对质量的执着与专注,为工厂减少质量损失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的净追赔金额已经达成预算指标,同比下降了10%。商用车方面,评价B级和CV纳入不良均达成挑战指标,但在质量月我们仍然坚持对重点方面进行改善。根据以往的赔偿业绩,我们将云南、四川作为重点区域,由原来的循归式稽查转为蹲点式稽查。通过各区域的劳动竞赛,把以往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制定明年的计划打下基础。”质量管理部部长向天东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在装备产品的质量把关上,工程师们开始辗转武汉、惠州等项目地,实地拜访客户,收集近一年来装备产品的质量问题,尽可能地消除客户抱怨,为公司明年的生产争取更多的订单;同时也对供应商开展年度业绩评价,在提高对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督促提升质量意识。
保全工程技术部 让老旧设备“脱胎换骨”
“设备的再制造,绝不是简单的修理和恢复,而是让它‘返老还童’甚至‘脱胎换骨’。作为设备后市场服务的主力军,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对生产线进行修复、性能升级,所获得的再制造技术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的生产线水平。”保全工程技术部部长助理王益明说。
肖小卫负责的动力总成事业部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改造项目,校直和强喷两个工序于12月初已经交付用户,磷化区域正在进行试生产、现场培训、资料交接。在磷化线现场调试阶段,肖小卫将团队分成3组,提前预判风险,负责输送辊道、AGV小车、现场改造,2天完成安装通电,1天完成现场联调,原计划5天的工程在3天内完成,并制定了24小时陪产策略,短时间内帮助客户三班操作人员全部学会使用。
当前保全工程技术部所有项目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设计人员全部扎根现场,与现场装配、改造人员共同推进,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标题书法 龚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