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发:让炮弹“长眼睛”的人
发布日期: 2020-12-24来源: 东风汽车报
记抗美援朝老兵、东风公司原发动机厂离休干部胡家发
胡家发在朝鲜唯一一张照片
1955年9月15日在炮兵四十八团庆功大会上,团政治处宣传股为每一个立功者戴大红花,在五星红旗前照相,本次大会为胡家发颁发立功证明。
胡家发近照
胡家发立功证明
胡家发的种种珍藏,图中相片为胡家发19岁军装照
(记者 蔡骏 文/图)一场战争中,除了飞机的空中轰炸外,陆地火炮带来的杀伤力也是毁灭性的。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得以快速发展;在抗美援朝后期,中国志愿军炮兵力量不断壮大,进一步弥补了志愿军步兵武器进攻威力的不足,减少了步兵伤亡,多次有效摧毁敌军目标,被美军称为“一个可怕的存在”。
在1953年4月抗美援朝老秃山(朝鲜朔宁东九公里上浦防东山)战斗中,志愿军47军141师423团在我军炮兵共66门火炮掩护下,成功攻占老秃山。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兵种——炮兵观察员,他们是让炮弹长眼睛的人。炮兵观察员要深入战斗最前线,冒着近距离被敌人首先发现射杀的风险,观测敌军目标方位和校准弹着点,让后方火炮发挥战场最大杀伤力,为战斗赢得先机。
今年已经九十高龄、东风公司原发动机厂离休干部胡家发就曾是朝鲜战场上的一名炮兵观察员(属于侦察兵)。
胡家发是湖北随县人,他18岁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和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东北北大荒生产。胡家发于1952年3月随43军第八师第48团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战场上的炮兵观测员,具有关键作用。由于炮弹射程远超人眼目视距离,需要由炮兵观测员用炮队镜在炮弹落点附近观察炮弹射击效果和测定炸点偏差量,从而确保更准确击中军事目标。
据胡家发老人说,如果不能到达炮击点附近位置,进行观察校准,炮击点就不准。据老人回忆,在老秃山战斗中,观测小组三人携带冲锋枪和观测炮队镜、报话机,随步兵营指挥部行动,到达合适观察点时,距离老秃山炮击目标隔一个山头,约一千米远。
作为志愿军第43军第八师48团炮兵团二营营部指挥排观测班班长、老秃山战斗前线观测小组组长,胡家发在随行战友负伤情况下,独自完成前线炮击老秃山敌军目标观测和炮火打击通讯任务,使我军炮兵团成功进行强大火力突击。122mm榴弹炮充分发挥了大口径远射程威力,稳准狠摧毁老秃山敌军多处军事目标和装甲战车,协助志愿军47军141师423团步兵完成占领及最终坚守老秃山高地任务。胡家发受到领导和战友肯定,荣立三等功,并获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一枚。同年八月,胡家发光荣入党。
胡家发于1955年9月15日从朝鲜回国。1958年、1959年,胡家发作为郑州地面炮兵学校军事队第五期学员,加入陆军方队炮兵方阵,连续两次从天安门前走过,参加十一国庆大阅兵,受到毛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
1959年8月,胡家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旅第四十四团(6118部队)一营三连任排长、副连长。1969年8月,胡家发在随县柳林公社天星大队任赤脚医生。1971年9月,胡家发调入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卫生所任医生。1990年12月离休,享受处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