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级自动驾驶系统如何选择才能避免智商税?
发布日期: 2020-10-28来源: 无人车情报局
自动驾驶行业,将2019年誉为“L2级自动驾驶”元年,而从真正意义上迎来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爆发的年份是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即使在疫情阴霾围绕下的上半年,也有近50款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上市。
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背后有三股势力,分别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的造车新势力,还有以上汽、东风、广汽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以及少部分诸如日产、通用、本田、丰田等合资品牌。
在眼花缭乱的众多搭载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中,究竟该关注哪些关键信息,才能选对自动驾驶系统,避免智商税?
造车新势力 VS 合资品牌 VS 自主品牌,谁的技术更领先?
很多人看完市面上具有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后,会陷入一个困惑: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对L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关注程度和宣传力度上,都远高于合资品牌,是不是因为合资品牌的技术积累不够,还在研发?
然而事实刚好相反。
2020年3月,知名的自动驾驶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发布了全球自动驾驶最新的排名,能上此榜单的都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榜单中的绝大多数席位都被传统车企和车企的供应商所占据,造车新势力也只有特斯拉排得上名次,在第三梯队CHALLENGERS(挑战者)中。
那么对于技术积累更加领先、安全性更高的合资品牌汽车中,自动驾驶系统的“干货”都体现在哪些配置或参数上呢?
合资品牌L2级自动驾驶系统对比
关注点一:传感器的数量与感知能力
传感器数量与感知能力是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第一个关注点。
传感器数量作为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中实打实的硬件设备,直接决定了自动驾驶功能的感知能力。传感器数量越多,冗余越多,越能实现更大的感知范围和更强的感知能力。
在30万这个价位的合资品牌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中,传感器种类和数量上大同小异。用于感知道路环境的传感器包含了一个前向摄像头、一个前向的长距离的毫米波雷达、两个安装在车尾两侧的角雷达、四个鱼眼环视摄像头和8个以上的超声波(泊车)雷达。用于检测驾驶员手是否握在方向盘的传感器有压感式和扭矩式,压感式一般优于扭矩式,只要手在方向盘上,不用刻意对方向盘施加力矩,系统就能检测到驾驶员的状态。
关注点二:巡航速度区间
L2级的自动驾驶汽车存在的意义就是解决日常驾驶中的痛点,而这些痛点在这两大场景中最为突出:高速公路驾驶和早晚高峰堵车。巡航速度区间,是选择L2级自动驾驶系统的第二个关注点。
目前本田的Honda Sensing和丰田的Toyota Satety Sense所支持的最低巡航速度是30km/h,这就意味着搭载这两套系统的汽车无法完成堵车场景的自动跟车功能。
因此选择L2级自动驾驶系统时,一定要选择能够支持全速域的系统,全速域指的是能够从0km/h到法规允许的最高巡航速度,在国内,全速域的巡航速度区间是0km/h~12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