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聚焦 > >
正文

特斯拉内饰前瞻性的产品思维

发布日期: 2021-03-19来源: 焉知新能源汽车

做设计师的其实最大的褒奖,是在几十年过去之后,提起你当年做过的量产产品,车迷们,新一代设计师们都会交口称赞:「那辆车真是一代经典」。这也是我觉得做这个职业最大的职业生涯追求。

在现今这个几乎是唯利是图的行业中,想超越市场预期、用户现有使用习惯,直接跨过行业对手竞品、跨越平台策略、跨越 carry over parts,、跨越市场反馈,成就一代经典设计需要的勇气、前瞻性和前期研发投入,估计特斯拉厂子的体量和社会责任可能是最合适的之一。

第一代的 Tesla 内饰设计(Model S, Model X)实际上,从任何一个欧美主流车厂设计师的专业角度来讲,UI、UX 概念新颖,UI 设计一流,色彩与配色有些许新意,但造型臃肿,混乱暴露了一家新进车厂的不足。

2013款 特斯拉 model S 内饰设计 和它混乱随机的走线

但确确实实 Telsa Model 3 的内饰设计是一针强心剂。

在此车发布之前,我当时天真的预想是,特斯拉会把抬头显示 Head Up Display 做出大文章以此带来极简设计的结果。但车子发布的当天,我困惑了片刻,会心一笑,深感佩服。

之所以这么说是主要因为以下两点,「我们从汽车内饰输入,输出设备开始」:

「输入,输出」设备

操作汽车,除了传统的方向盘、离合(电动车时代消失的物件。)、刹车和油门(电动车时代应该叫电门?),汽车和驾驶员、乘客之间的沟通,是通过「输入」、「输出|设备完成的(对应电脑发明时的电脑显示屏,鼠标,键盘。)

市场主流的豪华产品交互的思路是什么呢?

我们以特斯拉推出之前,一直以 iDrive 系统领先业界的宝马内饰为例。宝马在 2018 年最新推出的运动旗舰 Coupe 宝马 8 系。内饰设计的总布置如下,红色代表输出设备,蓝色代表输入设备。

宝马 8 系内饰设计图示,红色是输出设备,蓝色是输入设备

红色和蓝色交织,纷繁复杂,对非忠实用户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德国传统车厂近几年来已经把中控屏幕触屏化,但基础还是基于传统汽车仪表布局,在需要彰显科技的部分额外添加了一个个黑匣子,比如 HUD 的运用。

用户可以从 iDrive 控制旋钮、导航键、到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触摸控制进行自行选择。可以说,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繁琐沉重,但是全面照顾到从传统到前卫用户的使用习惯。

特斯拉model 3的内饰设计图示,红色是输出设备,蓝色是输入设备

而特斯拉 Model 3 把输入输出设备高度的集成化,勇敢的取消了一切驾驶员专属信息输出设备,把一切集成在中控一块 15 寸的多点触控屏幕上面。点触控制依旧是从 Model X 内饰交互的主要方式,搭配语音控制。

这样的驾驶台结构,我也可以理解成,因为自动驾驶时代的迫近,特斯拉从内饰设计架构的角度上,对驾驶员重要性的否定吧。

从此以后,驾驶员与乘客会越来越平衡的被分配车辆控制的可能性。对称式的内饰设计可能在将来,变成自动驾驶汽车的最主流主题。

驾驶相关信息集中在触控屏左侧

触控屏底部的 short 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