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会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发布日期: 2021-10-26来源: autocarweekly
昨天1024小鹏科技日,何小鹏带来了鹏宇宙的四大进展:充电补能、自动驾驶、机器马、和飞行汽车……
所以在定性上,除了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小鹏至少还是一家能源公司、机甲怪兽公司、和低空载具公司。
(尽管有些产品是落在小鹏汽车之外的生态企业,比如飞行汽车属于小鹏汇天,机器马属于鹏行智能……不妨碍都是伐木累。)
对于纷繁的副业,小鹏也是认真的。“我们从不做概念车或者展示车,”何小鹏说,“我们所有的探索都是为了将其量产,从而改变我们的智能出行生活。”小鹏甚至还给出了要在2024年实现飞行汽车量产的时间节点。
回过头看,我们总喜欢说蔚小理、新势力的,然而他们其实已经像过腰的头发,分岔老远了。而从1024文化是能窥探到本质差异的。
他先去下半场了
从各自在自动驾驶的态度上就有所体现。小鹏老早就提出全栈自研,除了特斯拉之外,XPILOT是市面上进度最快的产品,并且体验感人。
反映在数据上,据小鹏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博士介绍,小鹏NGP已经累计行驶达到1,198万公里,VPA累计收集20,731条停车场记忆泊车路线,而到今年第三季度高速NGP的渗透率达到了60%。
好用才会多用,用户习惯养成,说明XPILOT不是一厢情愿的摆设。小鹏跑通了市场端的验证,全栈自研不仅可行,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以上是截止XPILOT 3.0的成绩。
而从最近上市的小鹏P5开始,小鹏即将推出XPILOT 3.5,也就是把重点从高速场景放到城市场景。
根据小鹏的调研,高速只占到一个普通用户驾驶时间的10%,不算特别高频的场景;然而打通到城市,10%就能变成90%,你可以真正占有用户的驾驶时间。小鹏于是提出,“城市场景的落地,标志着智能辅助驾驶下半场的开局。”
光是开局,难度和之前就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因为对交通参与者没有限制。3.5有几个值得强调的技术能力:
首先是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城市定位能力。它不依赖于激光点云,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包括视觉、高精地图、GPS、IMU、轮速仪;综合覆盖城市楼宇、高架桥下、隧道等等各种地貌;同时,具备颗粒度更细的城市高精地图静态信息,能实现日日更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业界首个达成量产。
其二是四重感知融合,包括双重视觉(摄像头、环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以视觉为纲、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为辅助,能够实现更多种类目标的识别、分类及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比如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理解行人的朝向和姿态。
其三是为城市场景设计的预测和规划。比如实现一些标志性动作,包括全速域的极限变道,对静止物、弱势交通参与者(自行车、电动车等)的绕行;要能理解本车和旁车、旁车和旁车之间的关系,应对策略不止基于规则、也将基于数据,从而进行更优的博弈;还要针对动态交通、静态路网、本地路面等情况,新增驾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