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聚焦 > >
正文

小鹏要搞无人出租车

发布日期: 2021-11-26来源: 汽车科技速递

 

拓宽边界,小鹏很忙

从短期来看,小鹏主要的目标是通过泛化场景的运营,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鲁棒性和安全性。而从长期来看,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是小鹏的迈入的另一个大风口——也是小鹏探索的一部分。

何小鹏透露,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 Robotaxi业务。“通过量产前装Robotaxi软件和硬件的能力,以及未来和各出行运营商的合作,小鹏汽车能够凭借为用户出行带来革命性的体验来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此外,何小鹏还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智能辅助驾驶的竞争力来自硬件、软件、数据所带来的包括安全在内的综合能力,以及最终的综合成本和全球化的迭代效率。当前,在海量的中国驾驶场景下我们积累的corner cases等多项数据和形成的闭环能力,我们越来越发现这将成为小鹏在智能辅助驾驶里面的重要竞争优势,并拉开和其他友商的差距。”

如今不论是在电话会上,还是其他的公开场合,“软硬件全栈自研”都是何小鹏口中的高频词。

在其看来,本季度交付量的攀升,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全栈自主研发软硬件所带来的差异化价值。”

与此同时,小鹏NGP的渗透率还在不断提升。何小鹏透露,今年三季度,高速NGP月度使用率达到60%以上,NGP的高速里程渗透率也超过60%。在此期间,辅助用户驾驶了55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

截至9月30日,XPILOT 3.0的选装率也达到了22%。XPILOT 3.5也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

不止于此,财报电话会中,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又带来了新的惊喜。“随着XPILOT3.5的推出,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

何小鹏介绍称,小鹏汽车的Robotaxi战略目标在短期是通过泛化场景的运营,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鲁棒性并检验硬件。Robotaxi车队将采用小鹏现有车型,搭载XPILOT3.5、4.0以及今后不断升级的产品。

在何小鹏看来,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这将大大缩减成本。此外,他透露,Robotaxi业务将率先在其大本营广州试运行。

从各项数据来看,虽然小鹏整体交付量已经成为新势力中的首位,销售结构经过不断优化,毛利率也实现了增长。但跟其他头部玩家相比,其整体收入和毛利率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同期,蔚来汽车的毛利率达到18%,特斯拉更是达到了30.5%。

主要原因在于和其他定位中高端的车型相比,小鹏的支柱车型P7仍与其相差了一个等级差距。

不过小鹏已经发起了“冲高”的号角。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了第四款车型G9,这是一款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中大型SUV,外界猜测这款车的售价将高于30万元。

吕学庆在电话会中表示,未来G9车型开始交付之后,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将再次上涨。

而另一个举措则是继续扩大规模。按照计划,小鹏汽车G3的生产基地海马工厂将在今年底结束代工。今年8月,小鹏已经将G3的生产线搬至肇庆工厂,开始生产改款车型G3i。吕学庆在电话会中透露,和海马工厂相比,肇庆工厂的管理效率更高,“G3i的利润率已经提高。”

随着小鹏武汉工厂正式启动,也代表着小鹏将生产制造全权握在自己手中。何小鹏透露,目前肇庆工厂每天双班生产20小时,加上在建的广州和武汉工厂,其总设计产能达40万辆,通过双班生产能够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

尽管三季度的交付量已经创下新高,但何小鹏表示,这样的成绩是在缺芯的背景下实现的。在近期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何小鹏坦言,当前的挑战就是供应链的问题,包括芯片和电芯。“车上有1700多颗芯片,很多时候差一个就不行。”

不过,对于四季度,何小鹏还是给出了乐观预期。他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将达3.45万辆-3.65万辆,这个目标比蔚来高出了一万多辆。这也意味着在11月和12月,小鹏的月均交付量将在1.2万辆左右。同时,小鹏预计第四季度的收入为71亿至75亿元,同比增长约149%至163%。

从长远来看,小鹏希望还寄希望于未来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今年10月25日,小鹏P7开始在挪威正式发售。

在国际化战略上,小鹏目标为2020-2023年的国际化奠定基础,包括国际化团队建设、组织体系变革、国际化研发,使2023-2025年推出的新车型能够支持同步交付在中国和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