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未至,虚拟人先行
发布日期: 2021-12-24来源: 亿欧网
蔚来自研技术的逻辑
元宇宙或许还是镜花水月,但虚拟数字人已经照进现实。
大学校园里,虚拟学生已入学。2021年6月15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宣布虚拟学生华智冰正式入学,梳马尾辫的穿白板鞋的华智冰,开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生涯。
走进美术馆,可以参观虚拟艺术生的艺术作品展。7月13日,虚拟数字人中央美院研究生夏语冰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或然世界Alternative Worlds》艺术个展。
打开音乐播放器,可以听到虚拟歌手的音乐。2021年7月,虚拟嘻哈歌手HAJIANG哈酱正式签约华纳音乐旗下亚洲电子音乐厂牌Whet Records,成为其首位虚拟数字艺术家,9月29日发布首支个人单曲《MISS WHO》。
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上,将有优雅亲切的虚拟手语主播“用技术跨越声音的障碍”。11月24日,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倾心打造的总台首个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
打开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更是可以看到众多虚拟数字人博主。抖音上柳夜熙子鼠妆仿装挑战吸引超1482.3万人观看,东方美学超现实KOL翎__LING在小红书种草,时尚博主AYAYI在微博晒出入职阿里的员工卡,还有各大品牌的虚拟代言人形象纷纷亮相。
2021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概念大热,但目前仍在布局阶段。相比之下,元宇宙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数字人,已走进入人们的生活。
虚拟数字人为啥这么火?
其实虚拟数字人不是新鲜字眼,它产生在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前,可追溯至计算机动画技术诞生之初。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中就出现了虚拟歌姬林明美;由英国人创作的虚拟人Max Headroom,也参与拍摄多部电影和广告片;还有《阿凡达》《蜘蛛侠》《毒液》等大片中的虚拟形象角色,这些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和AI合成技术等手段创造出的虚拟IP,已在诸多影视作品中深入人心。
随着数字孪生、深度学习、AI音像识别等技术逐渐成熟普及,虚拟数字人已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正在更多领域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具备更多生活体验与交互功能。比如,2017年哔哩哔哩推出“虚拟次元计划”,打造出国内初代虚拟UP主小希和小桃;2019年浦发银行和百度共同发布数字员工“小浦”。
疫情可以说是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的一道重要分水岭。现实空间常态防控背景下,人们倾向于在数字世界中寻求更多社交互动场景,因此有关虚拟世界的建设和讨论逐渐增多,相关技术及要素开始逐步构建。
尤其是今年以来,有关元宇宙的讨论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虚拟数字人作为那个世界中人类角色的具象显现,也借势迎来更多关注。
近期在抖音爆火的虚拟美妆博主柳夜熙,自10月31日发布第一条视频动态后,连续3天登上热搜,一条视频涨粉超200万。目前,柳夜熙账号下仅有4条视频,其粉丝数已接近800万。
乐华娱乐和字节跳动联合推出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11月在B站的直播收入已达249万元。12月11日,A-SOUL在一周年纪念直播中推出新歌《传说的世界》,由许嵩和方文山的联合制作,主打“国风与诗性的融合”。
资本也应声而动,涌入这一赛道。据天眼查显示,截至2021年11月,虚拟数字人相关投资有13笔,集中在虚拟数字人、虚拟偶像以及泛娱乐领域相关技术等公司;2020年全年相关投资共10笔,2019年全年相关投资共6笔。
其实2016年以来,虚拟数字人及相关产业在欧美和日韩就已经相当活跃。
来自美国洛杉矶的雀斑女孩Lil Miquela,与出自伦敦摄影师之手的黑人超模Shudu Grum等虚拟偶像,在社交网络上拥有不亚于真人偶像的高人气;来自日本的双马尾虚拟歌姬初音未来,自2007年出道以来就持续火热,已在世界多地开过演唱会;韩国的虚拟偶像Oh Rozy已通过广告代言收入超10亿韩元。
国内大多年轻人最早接触到的虚拟数字人,可能是2017年因在上海举办全息演唱会而大火的虚拟偶像洛天依。
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锦依卫”的洛天依,于2012年设计推出,目前,这个绿瞳灰发二次元少女的微博粉丝数已达512.7万。2020年8月21日,洛天依和她的伙伴们,言和、乐正绫、乐正龙牙、徵羽摩柯、墨清弦为粉丝带来了一场空前的虚拟歌手线上AR演唱会。
目前国内的虚拟数字人主要分为身份型、服务型两大类别。
身份型虚拟数字人是真人形象在虚拟世界的具象表达。这种类型的虚拟数字人可作为消费者进入虚拟世界的ID,在游戏和泛娱乐领域得到最先应用,表现在游戏玩家角色设计上、社交平台个人虚拟数字人形象的生成等。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则是在代替人类进行各类公众服务类角色扮演,目前落地比较快的主要有虚拟主播和具备IP属性的虚拟偶像,活跃于时尚、音乐与广告等领域。比如,虚拟偶像通过个性的外形、多种互动方式以及不易“塌房”等特性,给消费者带来情感陪伴,圈粉了一波年轻人。
爱奇艺全国创意策划中心发布的《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已有3.9亿人正在关注虚拟偶像和关注虚拟偶像的路上。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