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大局 鼎力保障 立足服务 寻求发展

——襄樊管理部五年风雨路走笔    郑宽雄

一九九九年,东风公司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寻求更大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促成“东风汽车”成功上市的需要出发,对襄樊基地一举实施了战略性资产重组:把资产优良、技术雄厚的轻型车厂、柴油发动机厂、铸造三厂挑选出来,组建成“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把轻型客车厂划归南方事业部生产风神蓝鸟轿车;神龙公司襄樊总厂原本相对独立运作。这样,襄樊基地剩下的能源供应、零部件生产、物业管理、文教卫生、公安保卫等非汽车生产单位组建成新的东风襄樊管理部。五年来,襄樊管理部两任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着眼大局,鼎力保障,直面“不为”图有为;振奋精神,迎接挑战;改革创新,挖潜增效;立足服务,寻求发展。不仅为主体企业专心做强做大提供了周到满意的服务,而且把襄樊基地社区建成了国家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不仅为襄樊基地营造了一个稳定、祥和、亮丽的社区环境,而目逐渐步入依靠自创效益求发展之路,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并进的丰硕成果,出色地履行了作为襄樊地区“代表和维护东风公司整体形象与利益”的神圣使命。

着眼大局,鼎力保障,以优质服务支撑生存大厦

襄樊管理部重组伊始,就确立了“三统一”工作职责,即东风襄樊管理部代表东风公司对东风襄樊基地“统一平面规划、统一协调对外、统一后勤服务”。基于这一职责,襄樊管理部决策者进一步提出了“分类运营,‘二轮’齐转”的“双效”目标:鼎力服务,为襄樊基地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着眼经营,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增收节支,寻求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相互依托的“两个重心”—服务与经营。其中,服务是基础,是前提,是襄樊管理部立足与生存之本,为此;襄樊管理部明确了“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方针,在对外协调、后勤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人手,以优质的服务获取相应的回报,逐步变“服务”为“商品”,实现了服务的有偿化。

政企共建。融洽、和谐的政企关系,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 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五年来,襄樊管理部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基地社区文明两条腿走路的功能,按照“真诚合作、互惠互利、政企共振、双强双赢”的目标原则,积极与襄樊 市委市政府和汽车产业开发区联络走访,经历了“了解、理解、谅解、协调发展”四个层次, 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真诚合作的兄弟关系,形成了“高层互访、中层协商、基层联办”的三层次下作制度,营造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氛围,构筑了政府与企业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平台。五年中,对方共同努力,为基地生产、生活办了40多件好事、实事。主要项目有: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襄樊至新野公路改道工程,有效地解决了风神蓝鸟轿车因原公路扬尘而影响涂装质量的问题;投资350万元打通了基地6号路、修建了股份公司铸造分公司废砂堆放场和专用车道,解决了道路不通、废砂无处放的问题;利用返还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费850万元,兴建了十中新教学楼,整修了老教学楼,完善了东风二小网络化教学设施,为基地教育一年一个新台阶创造了条件;兴建了社区休闲广场和代表基地整体形象的“腾飞”雕塑。特别是今年,政府投资3亿多元改扩建邓城大道和东风汽车大道,建成了国家级一流标准公路,本月底可望竣工;总投资5亿元的东风国际花园也于今年 5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协调,市公安部门深入襄樊基地服务,从“强化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措施、深化服务内容、净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台了支持东风的24条意见和19条便民利民措施;市委宣传部门组织了“百名记者访东风”、“天籁轿车试乘试驾”等活动;市教育部门从改善教育环境、中考招生政策和提供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将服务东风的政策进行细化并落到了实处;市新闻媒体围绕“支持东风、服务东风、发展东风”的主题,掀起一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大讨论,更新观念,转变了作风,达成了“举全市之力服务东风”、“服务东风就是发展襄樊”等共识。

民心工程。襄樊管理部坚持以“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为出发点,以“美化、亮化”工程为载体,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以“言必信,行必果”为准则,以每年向基地职工承诺办几件实事的形式,建设社区,美化家园,为职工创建安全、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建成了国家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在公司范围内,率先推出了经济适用房,较好地解决了基地职工住房紧张的困难;率先开发了商品房,满足基地职工住房多元化的需求;幼教服务方面,实施每周七天工作制,开办“亲子园”、“示范班”,提高服务水平,做到了“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实施“平安社区”工程,基地社区开辟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公安干警坚持24小时治安巡逻制度,打造了襄樊市“平安社区”,确保了基地一方平安。

通过两届班子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在基地区域内,已形成以公安消防、能源通讯、医疗卫生、幼托教育、社区管理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生产生活后勤服务网络体系。

拓展市场,激活存量,以挖潜经营夯实发展之基

社会服务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要维持生存与发展,需要政府及企业给予政策和财力上的支持。但是,作为从母体企业中脱离出来的东风襄樊管理部,站在为主体企业保驾护航的全局高度,成立之初,就勇敢地提出并实现了“保服务促经营,提高‘造血’能力,努力实现三年‘断奶’,自主经营”的承诺。首先他们着眼盘活资产存量,提出了“发展三大主业、实现三个提升、落实三个确保”的指导方针。主业,一是能源(水、电、气);二是生产经营;三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三个提升是: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提开社区环境质量;三个确保是:保年度经营目标实现、保社区服务创优、保基地稳定平安;其次,为实现目标,造就一个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机制和一支勇于克难攻坚的团队。所属各单位大力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了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特别是通过形势目标教育,对各单位实行分兵突围、独立核算、“分灶吃饭”,将经营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头后,极大地调动了基层领导与员工最大限度地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各显神通创效益、万众一心保目标的喜人景象。

内部挖潜,科技创新。襄樊管理部下属的第二动力厂集热电、煤气、蒸汽、供水、电信、污水处理于一体,固定资产近3亿元,过去一直是亏损运营,1999年实行模拟子公司体制改造和三项制度改革后,主业人员由 1100多人减到650人,37个车间、科室组建成8个部、4个分厂和4个分公司,仅此就降低人工成本1/3;过去两个机组年发电15亿千瓦时,襄樊基地实际需要不足1亿千瓦时,剩余05亿千瓦时属无功空耗。实行成本、费用、利润考核后,将每天51万千瓦时发电量降至41万千瓦时,每天节省19万元;又通过实行峰段、平段、谷段限负荷运行,年增效100万元;对“大马拉小车”的供水设备进行改造后,让设计与供水量匹配,使千吨水变动成本由18269元降至14933元;对锅炉进行省煤气改造后,一年节约原煤8000吨,增效100万元;对富余2/3的供热、供气能力向东风基地以外的汽车产业开发区其他单位辐射,又增加收人近1000万元。通过加强管理、科技创新、内部挖潜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该厂一年一个新台阶,继2000年一举扭亏,实现盈利670万元之后,2001年实现盈利840万元,2002年实现盈利920万元,2003年实现盈利980万元。

拓展市场,盘活存量。东风襄樊物业公司(原襄樊行政处),按照“对经营主体‘放权’,对服务车体‘确保’,对费用主体‘严控’”的机制,确立了“以业养业,做足做够三产”的经营思路。先后开发商业铺面5000多平方米,出租率100%;集中财力对东风宾馆、风神宾馆和小吃一条街进行了改造装修,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东风宾馆自 2001年 3月投人运营以来,平均客房入住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投资150万元完成的小吃一条街改造工程,一举改变了原来的脏、乱、差的形象,为基地职工提供了一个卫生整洁的就餐环境,同时改造后的“小吃一条街”仅房租收人每年就有50万元;风神宾馆经过装修改造后,一改过去亏损的局面,于改造当年开始盈利。另外,该公司还加大商品房开发力度,先后开发商品房34栋834套106600平方米;还利用现有存量,通过租赁承包等手段,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型资产。襄樊医院以“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从严治院”为原则,按照“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办院思路,以人为本,内引外联,走共同发展之路,先后与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联姻,狠抓科研工作,使得医院创伤骨科、医学美容整形专科和肝病专科等重点专科和边沿学科已初具规模,发挥效益。同时内抓质量、外拓市场,抢抓市场机遇;另一方面苦练内功,抓专科建设,节支降耗控成本,稳妥经营求发展。经营效益逐年攀升:业务收人2000年不足900万,2001年业务收人 1200万,2002年 1693万元,2003年达2584万元。

深化改革,激活潜能,以创新机制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根据持续发展的需要,五年来,襄樊管理部先后作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调整和探索。

—2002年3月,顺利完成了基地公安体制的“双轨制”过渡划转,将原东风襄樊公安处更名为“襄樊市公安局襄东分局”和“东风公司襄樊保卫处’,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组建了“东风襄樊普通教育中心”,统一管理公司襄樊地区的普教资源,这些为目前学校、公安等企业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

—在干部制度上,建立健全了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对新提拔的高管人员引人差额公示制,实行任前公示;对部分业务主管在充分注重群众公论的基础上实行竞聘上岗。干部“能上能下”、岗位动态管理的竞争机制已基本形成。

—建立了成本考核体系。根据资产属性和使用现状,对各单位资产进行了界定,将经营部位的税费、折旧完全下沉,为实现完全成本的市场化运作和改制创造了条件。第二动力厂、物业公司模拟子公司运作,成效显著。

—产权多元化探索。所属实业公司首次采用职工个人持股的方式,集资建成了轧板线项目;特别是所属东风(襄樊)汽车部件公司,主动寻找合作伙伴,与广州东升机械有限公司和襄樊吉晟机械有限公司台资,于今年7月22日组建成脱离东风体制、面向市场运作的襄樊东升机械有限公司,标志着襄樊管理部辅业改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突出实效,努力创新,为管理部发展保驾护航

五年来,襄樊管理部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经营、服务、改制、发展”等中心工作,更新观念,务实创新,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在鼓舞士气、凝聚队伍上做文章,抓教育工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抓学习工程,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抓党建工程,注重特色,突出实效,营造出了“上下同欲,作贡献,保目标,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发挥了党群组织服务中心、保驾护航的作用,从而确保了襄樊管理部每一年度各项目标的实现和持续稳定的发展。

襄樊管理部五年风风雨雨艰苦的改革与实践证明:路是人趟出来的,只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就一定能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当前,襄樊管理部正一手抓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一手抓辅业改制的平稳有序推进工作。襄樊管理部的干部职工深信,在东风公司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东风襄樊管理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