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日子 ——见习记者 向艳 周芳/文 刘鸿飞/图
一、选址之难 二汽建厂是在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部署和加速三线建设方针下进行的。1965年一机部段君毅部长在长春成立领导小组和筹备处。二汽筹备处由无人小组组成:饶斌、齐抗、李子政、张庆梓,陈祖涛。165的选厂址从老河口到将军河再到湖南、四川。五人小组组织了数十人分成了若干个小队,踏勘了八十多条山沟。
以绕斌为首的选厂组曾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察看,后因党中央决定川汉线采用北线方案,为了和襄渝线相适应,中央决定二汽在襄渝沿线选厂,最后界定在东起十堰、西至白河。最后由周总理决定二汽在郧阳十堰地区建设。保留了原在十堰地区的总体布局方案。 二汽总体布局十大分散小集中,二十四个专业厂布置在二十三条山沟里,可算是分散的,而根据工艺特点和山沟自然条件分片不局,片内各专业厂之间相对集中,将二十四个专业厂分成四大片。 二、当了裤子也要建二汽
李子政感慨地说:“中国人是好样的,只要他想干的事儿没有干不成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三、怀念老战友刘景修 1967年4月二汽基地开工,国家批了一个建筑局、一个木加工厂、两个砖厂到十堰来,有六七千人。建厂初期条件特别苦,没水、没电、没房、没医院,环境特别恶劣,到处是耗子,许多人受不了,都跑回原地方,施工被迫停了一年。工人走了没办法工作,李子政带人在北京找到江泽民,江泽民就给李富春打电话,李富春打电话到武汉,武汉军区派刘景修同志(军分区副司令员)到十堰负责支左工作,当时跟随的只有几个科员。下半年武汉军区又派了空军一个营到这儿和刘景修同志一起工作。 刘景修同志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在解放干部中起了积极作用。他很会做思想工作,人际关系特别广。老百姓都很敬重他,把他当自己人看待,说啥老百姓都听。逢年过节有很多老百姓给他拜年。凡到他家去的人他都好吃好喝招待,但他们提的东西都原样返还。刘景修为人正派,品德高尚。李先念对他的评价也特别的高。一机部所有的部长对他都非常佩服。
1968年9月30日,由刘景修主持的二汽革委会第一次会议作出决定:要求将正在长春一汽由革命群众组织审查批斗的干部饶斌、李子政于十月十五日前由原专案组负责带回基地,交支左办公室和革委会审查。造反派很快把他们送回来了。1967年,张庆梓在长春研究所被关,李子政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着急,就给江泽民打电报,说张庆梓要回北京开会。后来拿着电报找到军代表,一路畅通无阻把张庆梓救了出来。张庆梓回来后,刘景修就把他保护了起来。 后来刘景修给饶斌和李子政分了两个小厨房,两人有时可以出去洗洗澡,玩一玩。提起刘景修同志,李子政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全是敬佩和赞赏。 李子政说他年轻时就想回山东(当时在东北做地下工作),但一汽不让走,并承诺说:“建完一汽就放你,到时让你回去当个市长、书记什么的。”谁知道建完一汽又建二汽、建十堰,二汽建设好后李子政已经老了。后来就一直留在十堰,到现在也没能回去。说到这里李子政只是摇了摇头,既自豪又有些许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