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递增:一千万辆的征程与荣耀

2009年9月,东风公司第一千万辆汽车在东风乘用车公司下线。

一千万辆,这是几代东风人、40年的血汗和泪水、无数光荣和梦想的累积,是东风对社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厚重答卷。一千万辆,这个几近天文的数字,始于十位数、百位数的涓涓细流,浩荡于年产百万辆的豪迈跨越。

5000辆汽车勇闯“亏损关”

东风出车,起步艰难。

1970年到1972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年多时间,二汽生产汽车不到200辆,多数还是“政治车”,质量不佳。“远看摇头摆尾,近看龇牙咧嘴,停下来漏油漏水”,有群众曾经编出这段顺口溜笑话当时的这些车,25Y(2.5吨军用越野车的简称)曾被戏称为“25歪”。

危机当前。1973年,二汽开始以大会战、大检阅的形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集中解决了2.5吨越野车的104项关键质量问题。1975年6月,东风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定型。1975年7月1日,二汽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胜利建成投产。

虽然出车了,但是此后两年间,二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仍然存在巨大的生存风险。1978年3月,在湖北省召开的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时任二汽厂长的黄正夏立下军令状:“首先,我们绝对不超过3200万的计划亏损;第二,我们争取超产2000辆5吨民用车,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第三,我们还想争取超产3000辆5吨民用车,力争今年全面扭亏为盈。”

1978年,东风的创业者们响亮地提出“保质量、上能力、争超产、扭亏损”的口号,群策群力开展了“大打提高产品质量的翻身仗,大打建设五吨载重车生产能力的翻身仗,大打全年生产5000辆五吨车的翻身仗,大打甩掉亏损帽子的翻身仗”。这一重大决策和四个翻身仗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二汽建设的被动局面。

1978年7月,首批民用东风五吨车实现批量生产。当年,二汽超额完成国家原定的2000辆生产计划,生产了5000多辆优质汽车,一举闯过了“亏损关”,第一次向国家上交利润279万元。

形成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

1980年,正在起步的二汽被国家列入了“停缓建”企业名录,犹如晴天霹雳。几经周折,二汽向国家相关部委递交的“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续建二汽”报告得到批准。二汽将按计划应当留给企业的三笔资金,包括折旧基金、利润留成、设备维修费各提取一部分,由企业统一“捆起来”使用,自行安排续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矛盾众多,市场环境恶劣。1981年5月至10月,由于国家压缩重工业生产,封存汽车,一些地方也相应采取地区保护政策,命运多舛的二汽,刚刚躲过了“缓建关”,立刻又面临着汽车严重滞销,工厂减产、停产的严峻形势。

危机之下,在广泛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二汽决定,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并通过横向联营发展改装车,拓展品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行“卖方信贷”和更新旧车等措施。惊心动魄之中,东风闯过了“产品滞销关”。

到1985年,敢为天下先的二汽人,终于依靠过人的胆识和辛勤的努力,提前两年建成了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二汽在汽车产销量、上缴国家利润和税收等方面连续数年占全国汽车企业60%以上。

第一个百万辆与东风的“三级跳”

在基本形成了10万辆产能后,二汽建设者们根据当时中国汽车“缺重少轻无轿”的格局,果断决策,走出十堰,在新的基地发展新的事业。于是,一个高起点、大量采用新技术,包括发动机、铸造、试车场等新项目的轻型车基地在古城襄樊北部的油坊岗开始大规模建设。以襄樊基地建设为标志,东风顺利实现了“一级跳”。

1991年4月9日,东风第100万辆汽车在二汽总装配厂下线。自1975年7月1日正式投产开始,东风人用了16年实现了第一个百万辆。这在中国当时的国情下,被赞誉为“东风速度”。此时,东风的产品车不仅有五吨车,还有六平柴、八平柴。

当商用车事业逐步步入成熟期的时候,东风公司又开始谋划自己的轿车事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东风人毅然向国家请战:上轿车项目。经过一系列艰辛和曲折,1992年5月18日,神龙轿车项目在武汉破土动工,一个现代化的轿车基地就此诞生,东风实现了“二级跳”。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船大难掉头”的东风,连续数年陷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的事业低谷。1999年,东风乘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视察的春风,在党中央的巨大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当年减亏3亿元。2000年,东风公司整体扭亏为盈,年产销量再次突破20万辆大关,实现盈利13.8亿元。

2000年以后,东风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东风公司完成了几代东风人的夙愿,公司总部搬迁武汉,胜利地实现了“三级跳”。

年产百万辆的激情跨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风公司按照“开放合作,自主发展,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既定发展战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产销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

2006年,公司整体经营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效益快速提升的“双快”态势,全年销售汽车93.2万辆。

2007年,东风公司销售汽车达到113.7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679.5亿元,高质量实现年产百万辆的历史性跨越,圆了几代东风人的梦想。与1978年销售汽车4462辆相比,增长了254倍。与1978年的销售收入1.6亿元相比,增加了1049倍。

2008年,公司延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销售总量突破130万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成长,综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改善,收入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2006年至2008年,东风公司销量年均增加20万辆,年均增长幅度为22%,实现利润年均增长32%。

最近几年,东风几个主要的整车单元也先后实现了自己的历史性跨越。

2009年9月,东风商用车累计产销汽车达到500万辆。此前,神龙公司、东风股份、东风日产等企业也先后实现了累计生产整车100万辆的历史性跨越,东风事业的后起之秀,成立仅六年的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累计生产汽车达到了50万辆。

从创业之初的不成规模,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形成年产10万辆的生产能力,再到2001年汽车产销26万辆,一直到今天年产销超过百万辆,东风公司不仅在数量规模上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还在运营管理、盈利能力方面实现重大提升。

东风产销一千万辆汽车的累积过程,同时也是东风运筹帷幄、谋篇布局的过程。深谋远虑的决策,成就了日后产销规模的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产销规模,为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关键支撑。

一千万辆,是一个内涵丰富、开启未来的里程碑式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