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坚强政治核心 引领科学发展

东风公司披荆斩棘、跨越发展的40年,也是东风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风雨同舟、艰苦奋斗的40年,是东风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不断走向成熟的40年。无论是建厂初期抓干部作风和职工队伍建设,还是国企改革以来服务中心、维护大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直到东风进入新世纪实行合资后创造的东风特色党建模式,东风公司党建工作始终坚定不移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东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带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

“无论再艰难,既然被分配到二汽来,我们就必须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拓荒,我们的前景充满着光明和希望。”一位在东风工作了39年的老职工,东风商用车总装配厂生产线设计师战权理依旧对当时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记忆犹新。

战权理的话,代表了那个年代东风人共同的愿望。

白手起家的日子是艰难的。在二汽创建初期,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出现了不讲科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干打垒”、“设计革命”、“四边建厂”和“出政治车”等不良倾向,部分单位出现了“停产闹革命”等严重问题。这一切,在当时都是对二汽党委的重大考验。

“狠抓革命 猛促生产”是上个世纪70年代前期二汽著名的宣传口号,它集中体现了二汽决策者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尽快出车的坚定决心,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扭转困局、因势利导的政治智慧。

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政治形势,二汽各级党组织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狠抓职工队伍建设,带领全体职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尽快出车。干部党员和普通职工,每月半斤肉、4两油,27斤粮,同吃同住同劳动,却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二汽建设。在二汽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东风闯过了“基建亏损”、“停缓建”等一个又一个难关,经受住了产品滞销等严峻考验。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也在这个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不断确立和加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党建工作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党委的定位和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公司党建工作不断在探索中前进,逐步形成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公司改革发展、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的基本定位,以及与之对应的体制机制。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风先后与法国标致-雪铁龙、日本日产、日本本田、韩国起亚、美国康明斯等跨国公司组建了众多中外合资企业。在进入合资企业的近8万多名员工中,有23208名共产党员。如何把东风的政治优势带入合资企业,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探索创新?这是一个新课题。

对此,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徐平指出:党的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党的工作及其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无论企业的投资主体、资产结构、经营方式发生什么变化,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绝不能变,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责绝不能变,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绝不能变。

为确保党组织参与合资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东风首先从规范流程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入手,从高层管理人员安排上保证党委参与合资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确保党组织在合资企业中“有位”的同时,东风公司又精心设计了参与决策的流程,从机制上保障“有为”。每有重大议题,中方党委常委会先进行讨论,达成统一意见后,再通过党委成员董事表达党委主张,最后由董事会依法进行决策。同样,在二级事业部,也按照这一方针完善参与机制。

近年来,东风公司党委深入开展了“强东风”党建工程建设活动,努力创建东风党建品牌。2006年,中组部《关于东风公司党组织参与合资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东风公司的经验切合实际,集中体现了当前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加强和改进多元投资主体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两公开、两纳入”,创造党建工作“东风模式”

进入新世纪,东风公司党委继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具有东风特色的党建创新之路,并逐步形成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两公开、两纳入”。2003年,东风与日产合资成立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吸纳了东风公司超过半数的员工和党员。合资之初,东风就把共产党的组织与活动明确写进了新公司的章程。即:党组织及其机构公开挂牌、公开活动,党务人员纳入编制、党的活动经费纳入预算。这一举措改变了我国很多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由于缺乏法律保障而陷于弱化甚至缺位的状况,是中外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

“党委参与有效,中外合作愉快,企业发展顺利。”在东风众多合资公司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本来是党委的活动, 外方高管却主动要求参加。东风有限第一任总裁中村克己说,党组织工作已经成为中外双方有效融合的纽带,推动两种企业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弥补了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精神缺失。

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制度规范

在公司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公司纪检监察系统始终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协助公司党委、行政领导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1988年,东风公司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党风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1991年,公司下发《关于二汽党政干部保持廉洁的规定》,从26个方面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多年来,公司纪委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干部勤政廉政教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法规文件,以及党代会、中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传达和学习。东风公司全面合资以后,公司纪委根据合资后的组织架构,推行了公司领导和公司各二级单位、合资公司二级板块党政主要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级党委与下属单位负责人以及“三管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活动,使干部的教育、管理、考核等制度化、经常化。

从1993年开始,东风公司开始推行效能监察工作。截至2008年底,公司效能监察项目共立项1497项,促使各单位节约资金、挽回经济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约27亿元,共提出改进建议3095条,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2712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以来,公司纪委充分把效能监察的理论融入东风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创造性地把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由事后问责转为过程监督,在公司“清欠”与“清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司“三重一大”工作中有效行使了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