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黄龙滩

发布时间:2019-07-04

上世纪七十年代,二汽要建成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关键工程之一是从黄龙水库引来水源,以满足二汽生产、生活用水。

然而当时在全国都找不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大口径砼管,经过第一代建设者们的探讨,最终选定第一工程局的水泥预制厂试制大口径砼管。第一工程局选用高强度钢丝、高标号水泥,在材料质量、预制的工艺和配合比上作了严格要求,又在40多公里长的大管制造过程中,对每根管子进行负荷试验。

经过多次试制,砼管终于达到质量标准。二汽决定在黄龙干管工程中全线采用这种管子,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更艰难的情况出现了——管道铺设要穿越大小河流26处,横穿公路10处、铁路桥3座。周边的农民干不了这种技术活,施工单位又没有足够的人力干。唯有自力更生,由各专业厂分段包干完成工程。

首先要穿越河道铺设管道,但是浆砌毛石无法在水中进行,这个问题一度令工程进展缓慢。后来,大家琢磨出了“搬河道”施工的办法——在施工河段,先挖一条新河道,把河水改道,然后按设计要求在老河道上开挖深沟,在沟内浆砌毛石,再铺设水泥管,等接头处打压合格后再回填深沟,最后再将河道改回原处。

当时,数千工人住在工地挑灯夜战。二汽团委组织青年突击队,包括轴瓦厂、铸造一厂、发动机厂、传动轴厂等十一个单位的队员,在黄龙滩上打了一场攻坚战。

他们头顶蓝天,脚踏黄土,手提马灯,不分昼夜,以惊人的毅力,挖沟数千米,挖土、筛沙、拣毛石数千立方米,浆砌毛石数千立方米。仅用7个月,就全面完成了黄龙引水工程。整个工程于1975年4月10日提前胜利完工。

1975年6月7日,时任副总理李先念看到二汽在“七一”前可建成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的消息后说:“搞工业、搞建设就要有这样一种打硬仗的作风。”

(尹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