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宝线”

发布时间:2019-07-03

走进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锻造工厂前梁工区,一台高大威武、锤声铿锵有力、全长约60余米的自动化生产线很惹人注目,它的机械手伸入主机内抓起一根125公斤重的曲轴放到传送带上,火红的锻件有序地向前流动……

这套设备是1976年从德国进口的,是当时世界上制造的第一台万吨锻压机,购买这套设备当时用了半吨黄金。

时间追溯到二汽建设初期。经过数年奋斗,二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但是,当时中国汽车装备事业比较落后。因此,二汽引进国际先进的新装备,为生产高品质的东风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中,这台1976年引进的被称为“国宝线”的万吨锻压线就是二汽引进的国际先进装备的典型。

为从国外引进优良设备,曾担任东风锻造公司副总工程师的秦裕琏分别向日本和西德询价,日本报价中仅设计费一项就高达260万美元;西德EUMUCO公司的报价虽无设计费,但主机12500吨锻压机单价达3241万马克(相当于当时一吨黄金的价格),也远远超出预算。

二汽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为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二汽先后和EUMUCO公司进行了两轮谈判。最终,二汽只用一半价格就买到了原本报价值1吨黄金的12000吨锻压机。

1976年,12000吨锻压机制造完毕,当年6月运抵上海港。由于设备重量、体积过大,超出了铁路运输的范围,只好选择水路和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还算顺畅,公路运输却费了不少功夫。”秦裕琏回忆说,主机和部件重达150余吨,驳船到郧县后的卸货装车和后来运设备的平板车翻越大坡时非常艰难,于是,成百上千的二汽人一起甩开膀子、喊着号子、前拉后推。

为了确保后续的安装质量,在设备的制造阶段,二汽就派秦裕琏等人去西德监制验收。在监制过程中,6名监制人员整天蹲在制造现场,细心记录每一个环节,有疑必提,有疑必究。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外国同行的敬佩,一个型钢切断机设计师甚至把全套设计制造图私下给秦裕琏,说:“这是额外提供给你的。”

为保证装配需要,秦裕琏还说服德方无偿提供诸如各种紧固件、各式管接头和无缝管等几百种标准件。临行前,德国专家对秦裕琏说:“设备安装调试从来都是我们派出人员负责,如今这么复杂的自动线你们要自己安装,那可比玩拼图还难。”

回国后,第二机电安装公司承担锻造线的安装任务。由于在监制时对拆散的设备进行了十分细致地分类,并做了不同的记号,从吊运、安装直到各种水、气、油、润滑管路以及电气连线全部接通,没有发生任何缺损和差错。

1977年秋,设备调试成功并得以正常运转。万吨线投产后,主要生产汽车大型前梁和大型曲轴等主要锻件。作为锻造业标志性尖端设备的代表,万吨线经受住了50年现场“火”的洗礼和市场“血”的考验。

50年来,它声名显赫,接受了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等众多国家领导人的检阅;50年来,它不辱使命,生产的零件不计其数,成为二汽“聚宝”“包建”史上的重大成果与象征之一。

(尹琦/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