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二汽”是我无悔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9-07-26

■张敏(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

1986年10月份,我入伍三年后退伍了。10月30日,经过几天几夜的舟车劳顿,我从山东莱阳部队驻地回到了老家郧阳竹溪县蒋家堰镇。第二天到县武装部办理了报到手续后,我就和战友同学高兴地团聚,游玩了好几天,之后便开始等待招工的消息。那时候按照政策,必须是吃商品粮户口的或者在部队荣获二等功以上的才予以安排工作,我们家里是非农业户口,所以符合安排工作之列。

几天后,陆陆续续有很多单位来招工,有银行、政府办、公安局、广播局、税务局等,单位都不错,有的单位邀请我去面谈、试用,有的单位甚至直接把我的档案从武装部提走了。那时各个单位都缺人,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政治面貌好,文化水平也都不错,招工单位都会抢着招进去。就这样,我尝试了好几家单位,都没有做决定。

就这样过了半个多月时间,记得是12月初的一天下午,在中学任教的父亲突然在上班时间回到家里,站在院子门口就高兴地大声嚷嚷说,“小敏子,好消息,二汽来招工了。”听到父亲的声音,正在家里忙家务的母亲和正在练字的我一起迎了出来。因为一路小跑回来,父亲喘着粗气说,“二汽招工,刚才县里打电话到镇上,说只给镇里一个名额,镇里推荐你去,如果你愿意,马上给县里回电话,明天就到县里去目测(面试)。”

“二汽是个好单位啊,你可要珍惜机会。”父亲补充说。母亲也特别高兴,母亲是东北人,说,“去,咋不去,二汽那嘎达可是个好地方。”父亲进门时的那句话我早就听到了。在部队,我们和外省兵争论时就把东风车作为我们老家最牛的资本,那“二五Y(两吨半军用越野车)”、140车多么威风,让外省兵羡慕得不得了。父亲今天带来了这个好消息,我内心一阵狂喜,满口答应下来,父亲马上出门赶往三公里外的镇上,给县里回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搭车到了县武装部安置办,与其它乡镇和城关镇前来目测的人会合,所有人清一色都是退伍军人。二汽招工来了两名同志,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二汽目前的概况,并对照档案,简单问了我们一些问题,观察了我们的身高和形象气质,然后叫我们回家等待。

仅仅过了三天,我就收到了县里来的电话,告诉我被二汽正式招工了,让我做好准备等通知去二汽上班。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母亲去街上割了肉,做了一大桌子菜,父亲和我还喝了当地自酿的包谷酒庆祝一番。连着几天,隔壁邻居和亲朋好友都纷纷前来祝贺,他们说,“二汽是国家大型企业,待遇高、福利好,你的运气真好。”听到这些,我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1986年12月15日,我和一起招工到二汽的老乡共10人从县城长途汽车站乘班车前往十堰,两名二汽来招工的同志带队同行。那时正是隆冬季节,当天还下起了鹅毛大雪,竹溪县离十堰市只不过237公里,但大部分都是盘山公路,加之冰雪覆盖,路非常难走,班车挂着防滑链一路缓慢前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

到达十堰时已是下午5点多钟,在张湾二汽总厂办公楼前我们下了车,在有暖气的大楼里,我们和各县招到二汽来的新工人一起受到工厂领导和劳资处负责同志的热情欢迎。欢迎仪式结束后,劳资处对我们这批新工人进行了分配,我被分配到50厂(铸造二厂)。工厂的专车就停在总厂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我和其他被分到50厂的工友们乘车前往工厂,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到达工厂后,我们又受到工厂领导和同志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第二天,工厂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新工人培训。培训结束后,接到总厂通知,我们又到第二汽车制造厂汽车工业培训学校(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工人培训,工厂为我们办理了月票,住在十堰市五堰汽车工业学校设立的招待所,学习课程有第二汽车制造厂发展历史概况、汽车知识、工艺、安全、管理、厂纪厂规等科目,至1987年3月份,培训结业,我们返回工厂,从此,正式开始了在二汽的工作。

当时二汽的政策,三年义务兵退伍进厂工作,工资直接定为二级,为43.5元,加上各种补贴,能拿到63.5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那时候社会上普通工作人员每月都只能拿38.4元,能养活一家人,二汽当时的一级工也只有27.5元,所以我们感到特别骄傲自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32年过去了,我们进厂时算是第二代二汽人,现在第一代二汽建设者都早已退休,而我们也过了天命之年,即将退休,回想当年初到二汽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在这三十多年里,我见证了东风的发展壮大,东风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东风品牌已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十堰市汽车配套工业也在东风的带动下快速成长,十堰城市发展也日新月异,成为鄂豫陕渝周边地区中心城市。

几十年来,在东风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自豪感、优越感,事实证明:我当年的选择无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