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总装备部的研制要求,东风猛士必须经过寒区、热区等极端气温条件下的试验。
猛士研发的三年时间里,试验队共进行了两次热区试验,每次2个月;进行了两次寒区试验,每次也是2个月。从概念样车开始,东风猛士开始进入艰苦、漫长的试验阶段。
7月的敦煌,烈日灼人,汽车被晒得如同一个大烤箱,车身滚烫得可以煎鸡蛋,人的汗水滴到车身,只听“滋”一声,冒起一缕白烟。猛士3000公里热区试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的。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马达轰鸣,猛士车后扬起的灰尘足足有二、三百米长;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滚滚巨龙,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上奔腾。
经过多轮设计和试验,一款专门针对猛士斜置水箱的新型风扇系统装到了猛士车上,解决了8缸柴油机高温大扭力工况下的开锅问题,满足了整车环境适应温度46℃的研制要求。与美军悍马相比,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大大增加。
这一次热区试验整整进行了50多天,猛士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全面检验。
2005年6月底,经过一系列改进后的猛士开始了第二次热区试验。这次是到比敦煌温度还要高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对车辆进行各项性能试验。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脚下,猛士车通风隔热试验、热区车辆总成热状态试验、发动机冷却能力试验、汽车空调系统试验、沙地自救互救试验、最大牵引力试验等项目全部完成。
接着进入下一个项目:到青藏高原进行高原地区总成热状态试验。2004年12月13日—2005年1月30日,又到漠河进行道路性能试验,经受零下40多℃严寒的考验。
2006年7月,猛士正样车的高速、山区、坏路、无路四种路面总共3万公里的可靠性试验全部结束。
这天一大早,试车队的所有人员站在试验场的大门口,迎接跑完可靠性试验的车队回到驻地。看到猛士凯旋,欢呼过后,几个试验队员趴在满是灰尘的猛士车身上,“呜呜”哭起来。
三年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试验,在各种道路上,一米一米地累计里程,寒来暑往,春秋易节,24小时人停车不停……
从开始到2006年12月设计定型,东风猛士基型平台的研发试制先后经历了概念样车、初样车、正样车和定型试验等阶段。经5项理论方法创新,19项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突破9项军车关键技术;超过20万小时总成台架试验、70辆样车累计160万公里严酷的道路强化试验,猛士成功了!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3项相当,其中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同类领先水平,并取得75项专利技术,达到了部队研制总要求的各项目标。
就一辆汽车试验时间而言,猛士的研发,创下中国汽车研发之最,也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第四届一级定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宣布:东风猛士1.5吨级高机动性军车越野汽车通过定型审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高机动越野车正式进入我军装备序列,批准装备部队。
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东风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东风猛士)的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记者 熊秋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