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珍藏创业老铜壶 守护精神“传家宝”

发布时间:2019-09-25

原东风商用车铸造二厂退休职工姚栓柱讲述老物件的故事

老铜壶 记者 高雅/摄

记者 高雅

“当年一起战斗过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拿着这把铜壶对我说,‘这可是个宝贝,你要收好它’。”这句话,姚栓柱铭记了近五十年,他也将这把陪伴他艰苦奋斗的铜壶收藏了近五十年。

姚栓柱是原东风商用车铸造二厂退休职工。1970年,23岁的姚栓柱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河南开封,正好遇到二汽在当地招工,就报了名。随后,他只身来到十堰,支援二汽建设。

“那时候,国家号召青年人支援三线建设,听说这里在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凭着一腔热血,就来了。”姚栓柱说。在他心中,能成为一名汽车产业工人,为发展汽车工业作出一点贡献,是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来到十堰,姚栓柱被分配到白浪片,建设铸造二厂。二汽建设初期的艰苦超出了他的想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没有马路,也基本没有机械化设备保障工厂建设。”姚栓柱说,“我在农村长大,又当过工程兵,条件艰苦我不怕。”

白手起家搞建设,老一辈东风建设者不畏艰苦,“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为当时挂在大伙儿嘴边的口号。没有厂房,他们就“干打垒”;没有住房,他们就搭起“芦席棚”;没有电,他们工作生活就用马灯照明;没有设备,他们就肩拉人扛;没有物资,他们就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1971年,创造了二汽建设史上奇迹的“飞架丹东线”已经通电,姚栓柱被选入铸造二厂青年突击队,与十几名青年人一起,支援施工队把电线拉到铸造二厂。“青年突击队在山里运输电线,没有专业设备,全靠肩拉人扛,有时候渴了、饿了也没法下山。”姚栓柱说。

姚栓柱就想帮大家解决这个困难。一次回家探亲时,他看到家里喝水的一把铜壶。“这铜壶比我年龄要大多了,是我爷爷那代传下来的。”他说,这把铜壶自重大概3斤,能装3斤多的水。“打一壶水够我们十几个人每人喝一小杯。” 他盘算着,这铜壶用得上,就把铜壶带到了十堰,给大家装水喝。

这铜壶在现场真发挥了大作用。好几次大家赶着要把当天的任务完成,中午不能下山,就地摘一些野菜叶子,简单冲洗后投入壶中煮熟,大家分着吃两口,就算是午饭了。“多亏有了这个壶,我们不用渴着、饿着干活了。”青年突击队员对铜壶赞不绝口,并嘱咐姚栓柱“这可是个宝贝,你要收好它。”

1971年3月9日,铸造二厂三车间调试出第一炉铁水。经过专业培训,姚栓柱成为一名天车工,他每天操作天车熟练地完成从加料到浇筑等一系列动作。“参与了工厂建设,又参与到汽车生产,感到非常自豪。”

1983年,响应工厂“把轻体力劳动岗位让给女同志”的号召,姚栓柱主动转岗到电气焊岗位,再度接受了新岗位的学习培训。“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姚栓柱笑言,只要工厂需要他,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尽力做到最好。

随着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姚栓柱逐渐不再使用铜壶烧水、煮饭。虽然铜壶经过多年使用,壶嘴等部位损坏,但他还是想办法把铜壶修好,珍藏至今。“这把铜壶见证了我和同事艰苦奋斗的青春,会成为我家的‘传家宝’,也希望下一代能够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企业建设好,把祖国建设好。”姚栓柱说。(实习生曾芬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