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精神代代传 熠熠生辉耀东风

发布时间:2019-09-27

公司领导与东风老一辈建设者给团员青年传递马灯

团员青年给老一辈创业者赠送车模,并遵听教诲

现场听老一辈创业者讲东风的故事

全国劳模师徒王涛、王建清诠释着马灯精神的传承

现场演唱《东风,你好》

李绍烛

活动现场,竺延风谈马灯精神。

记者 王亦/文 刘鸿飞/图

十堰市张湾大炉子沟。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有限公司工厂。

50年前,在这里,一声炮响,让沉寂的群山沸腾,在一盏盏马灯的照耀下,二汽,从这里起航,开启了东风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征程。

50年后的9月26日,这里再次沸腾。东风汽车动力零部件有限公司厂房旁,见证了东风五十年荣光的大树“东风老根”仍然枝繁叶茂。东风老中青三代建设者在这里相聚,共同追忆东风历史。

数十张芦席搭建起的芦席棚上,张贴着记录东风历史的黑白老照片,挂着一盏盏马灯,与草帽、草鞋、干打垒木锤和毛巾一起,还原了老一辈东风建设者们住的“干打垒”和“芦席棚”场景。

而会场“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随风飘扬,二汽创业初期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基本车型——EQ240,风采依旧,吸引了与会人员前来拍照留念。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隆隆的开山炮声,仿佛看到了闪耀在崇山峻岭中的点点马灯,仿佛回到了当年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火热场景。”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深情。

今年已经79岁的孙家炳是最早一批的东风拓荒者。1966年,当时还在第一汽车铸造分厂从事铸造工艺设计工作的孙家炳,主动申请来到十堰参加二汽通用铸锻厂的筹建。

彼时十堰还是一个荒凉偏僻的小镇,孙家炳住在一户有两层干打垒房子的老百姓家的阁楼里,每天踩着土路去工厂,啃馒头、吃咸菜。没有可以用来画设计图的办公桌,孙家炳就把床铺当“办公桌”。

“1969年1月,二汽建设指挥部将通用铸锻厂列为先上马的重点,要求提前建成投产,以便为二汽全面开工建设提供条件。”因那年正值中共九大召开,有人提议铸造几枚毛主席像章向党的九大献礼。孙家炳和同事们自主设计、制造冲天炉,制作毛主席像章模具。

“一口气铸造了18枚毛主席像章,其中一枚送到了总厂。很快,通用铸锻厂的毛主席像章就出了名,兄弟单位纷纷来要,希望能摆放在厂里,鼓舞大家创业的士气。”

二汽第一炉铁水的故事,孙家炳娓娓道来,让大家联想到当年创业先辈们“造一辆车献给毛主席”的豪情,反映了东风与生俱来的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对毛主席的崇敬热爱,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义不容辞,是必须要做的。”

“在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老一代建设者的信心在哪里?”面对现场青年的提问,孙家炳毫不犹豫地回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芦席棚、干打垒、马灯,那些让我们饱受创业艰辛的时刻,也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那时的我们不只有青春、有热情、有热血,也有很多智慧,用各种土办法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种从创业之初就传承下来的东风人的精神和底气,在东风第一代军车EQ240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款肩负“东风军车”最初梦想的车型,首战即成主力,被称为“功臣车”、“英雄车”。

同样是第一代东风建设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原总装配厂总工程师战权理亲历了两吨半越野车EQ240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的过程。“一辆EQ240从山崖上摔下来,滚了几个跟头,落到山下,驾驶室被摔变了形,但就是这样一辆严重摔伤的车,战士们照样开着跑,仍然完成了战斗突击和物资抢运。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一辆东风军车因为质量问题影响作战。”

在急难险重面前,东风人永远冲在最前面,这种信念已深入到东风人的骨髓。

1973年4月,在二汽批量下线车的关键时期,发动机厂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承担一些急、重、难、险、脏的工作。

“时值盛夏,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在火热毒辣的太阳下,鸡啄米般抡起镐在坚硬的岩石上凿。渴了,就猛喝一口凉水,蘸一毛巾凉水擦把脸。女青年们的手被镐把磨出了血泡,照样把铁镐一抡一个圆。泡磨破了,两只手缠上毛巾咬着牙继续干。”回忆起青年突击队修桥时的场景,东风第二任团委书记左红妹依然豪情万丈。

第一炉铁水、青年突击队、“功臣车”“英雄车”、“双飞燕”………一个个故事,把现场的每一位东风人拉回到了艰苦奋斗的东风时代。筚路蓝缕、擎起马灯,第一代东风拓荒者,靠着人拉肩扛为二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孕育了传承至今的“马灯精神”。

“坚定信念、追求梦想的激情创业精神,同甘共苦、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深入群众、心系职工的为民服务精神,求真务实、敢做善为的责任担当精神。”与时俱进的东风人赋予了“马灯精神”新的内涵,并身体力行。全国劳模王涛和王建清,师徒俩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而年轻科技工作者代表汪俊君、罗俊辉讲述了当代东风人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50年过去,“马灯精神”早已植入东风人的风骨之中,成为一代又一代东风人抹不掉的“精神胎记”和“奋进源泉”。

老中青三代东风人的讲述,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东风青年敬重地向东风老一辈建设者赠送东风猛士、东风天龙旗舰、东风风神奕炫车模。而公司领导与东风老一辈建设者郑重地将马灯传递给在场的东风青年们。

一辆辆车模的赠予,既是对创业者的致敬,也是阔步走向新征程的无声宣誓;一盏盏马灯的传递,既是对后来者的期盼,也是东风精神的薪火相传。

接过马灯的那一刻,在场的每名东风青年们都深知,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使命感,传承马灯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东风青年一定将马灯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王志腾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马灯精神’在老一辈东风创业者战天斗地的奋斗中孕育,在一代代东风人开拓创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必将在新一代东风人的手中发扬光大。”竺延风说,“青年是东风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弘扬‘马灯精神’,勇攀事业高峰,奋力实现‘三个领先、一个率先’,加快建设卓越东风和世界一流企业,为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东风青年员工们身着红色的东风50周年文化衫,自发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汇成了一片热情的红色海洋,《我和我的祖国》久久回荡在大炉子沟。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如今,“马灯”已成为东风人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东风人都会将“马灯精神”传承下去,致敬峥嵘岁月,照亮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

孙家炳

战权理

左红妹

艾德昆

王建清

王涛

马灯照耀前行路

东风第三任团委书记李远泰:今天我很激动,我看到东风青年人充满力量,充满干劲。我想对青年员工说,东风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企业发展总是充满风雨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论发生什么困难,希望大家能够传承马灯精神,艰苦奋斗,来报效企业和祖国。

双飞燕设计者艾德昆:旋转的双燕,一个代表传承,一个代表创新,既表明东风精神的血脉传承和对东风事业的激情扩展,又喻示着中外汽车文化的和谐交融。现在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中,东风一定要抓住“五化”机遇,向着卓越东风、向着世界一流迈进。希望东风一如既往勇于创新、快速发展,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品牌,希望东风年轻的一代为东风汽车屹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而奋斗。

全国劳模王建清:今年是东风建设五十周年,在东风第一声炮响的地方,我们相聚在此,我想起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们分享了东风老一辈人奋斗中的喜悦和收获,站在新起点再出发,东风的梦想最终将通过东风青年实现。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王志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一名团干部,我觉得东风青年应该秉承马灯精神,在新时期不断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善于利用各个时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导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马灯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青年员工杜洋:听了老一辈创业者的故事,十分感动。二汽创业艰苦卓绝,但是建设者还是为了让中国有可以属于自己的汽车,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觉得他们的精神非常可贵,值得敬佩。也让我对于马灯精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想要做好一项工作,你就必须发自真心去热爱它,这可以让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做得更好。(记者 高雅 王亦)

活动现场,东风青年向老一辈东风建设者赠送车模。

老一辈东风建设者向东风青年赠送马灯,希望“马灯精神”在东风继续传承、发扬。

活动现场唱响《东风你好》,祝福东风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