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从这里走来》第1集解说词:我们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

发布时间:2019-10-09

  撰稿 刘艳

新中国,七十年建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东风,与共和国同频共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质量跨越400万辆,产销规模稳居行业第2,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82位。

50年白手起家,东风用独一无二的创新实践,回应民族独立自主的强烈意志,回应国家强军强国的坚定信念,书写着奋斗的奇迹。

【字幕】2019.04 上海 上海国际车展

【车展实况】

【配音】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车展,也是一场汽车企业实力的集中展示。在产业迎来变革奇点的时刻,东风带来了她的答卷。

【欧阳夏丹同期】这次的上海车展,东风公司将集中地向大家来展示“五化”的最新成果。

【配音】50年过去,共和国缔造者们描绘的蓝图已然实现。

【字幕】上世纪50年代 北京

【配音】时间回到共和国的黎明,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

毛泽东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东风,有一个光荣的起点。

【字幕】1956.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同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

【配音】一声号令风雷动。独立自主,建立强大国防,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是创业者的初心,更是神圣使命。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开始。此时的中国,汽车年产量不足3万辆,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再一次提上了共和国的日程。

二汽的筹建“两下三上”,前后历经十几年。直到1965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发出《关于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的通知》,一机部正式任命饶斌、齐抗、李子政、张庆梓、陈祖涛五人组成二汽建设领导小组。

【采访】孙家炳 原东风公司通用铸锻厂总工程师

毛主席说了,说三线建设不好我睡不着觉。当时我们这些人,既然到了二汽,也希望实现毛主席这个愿望。

【配音】中央在讨论汽车工业三线建设时,对二汽的厂址提出了“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但是二汽究竟建在哪里?纷争不断。

1968年11月19日,周恩来总理指示,“二汽就在湖北郧县十堰地区建设”。关于二汽的厂址之争,尘埃落定。

来自天南海北的十几万建设者,涌入了小镇十堰。十堰,深藏在秦巴大山的褶皱里,因拦水灌溉,形成十个堰塘,故名十堰。当时,全镇不足一百户人家,仅一家豆腐坊、一个铁匠铺。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留下了老厂长饶斌手推车碾过的车辙,留下了青年突击队员披星戴月的身影。东风的第一代建设者们,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二十多条山沟里,住芦席棚、作干打垒、提马灯、扛扁担,艰苦卓绝,默默奉献。在荒山野岭中,奏响了现代工业的机器轰鸣。

【字幕】2019.06 十堰 大炉子沟

【工厂生产实况】

【配音】这些车间,今天仍然承担着重要的生产任务。当年,为了尽快缩小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汽的建设者们提出了按照汽车的总成分工,由国内汽车厂和设备厂分别“包建”的方案,对设计工作提出了“聚宝”的要求,采用“四新”——即国内最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来建设二汽。

【采访】秦裕琏 原东风锻造公司副总工程师

我记得我们建厂的时候,就是上海有一个100吨的大拖盘,曾经名扬国内。我们(聚宝)4000吨锻压机运进来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大拖盘,从白浪拉进来。那时候汽车才通到白浪,这回(有新设备)这个100吨的大拖盘已经不行了,就由我们的这个大拖班,自己专门特制、设计,为这个(新设备运输)量身定制,做了一个200吨的大拖盘。

【配音】这台设备,漂洋过海而来,已经服役了40多年。1976年从德国进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1.2万吨热模锻自动线,耗费了当年全国极为宝贵的外汇,约等值于半吨黄金。

【采访】 秦裕琏 原东风锻造公司副总工程师

因为我们那时候重型制造能力非常地薄弱,就是想准备到国外去买一批重型机床。我是为了12000吨的锻压机,(这个设备)要在西德制造,(当时光运输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五个大件,是铁路不能运输的,因为它超大、超宽,没法运输。所以一定要通过水运,从长江口翻过丹江大坝,然后拉到邓湾,再托运进来。

【配音】建设初期,二汽引进了国际首台1.2万吨热模锻自动线、还引进了多条重型铸造自动线、多台几千吨以上的锻压机、几十台特种机床、大量计量以及检测精密仪器仪表等先进设备,聚集了设备之宝、技术之宝、人才之宝。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二汽开创了在一个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建设现代化汽车工业的高效模式。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评价说:“二汽看来是心齐、气顺、劲足。这个厂的队伍有一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搞工业、搞基建,就是要有这样一种打硬仗的作风。”

正是这股精神、这种作风,让二汽人在上世纪70年代摘掉了“最大亏损户”的帽子,在80年代闯过了“停缓建”的关口,赢得了企业发展的先机,奠定了东风未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字幕】1980.07.22 邓小平视察二汽

【配音】39年前的 7月,十堰的天气异常炎热,二汽人的情绪比当天的气温更高。自发的掌声和欢呼声,让轻车简从、打算低调视察的邓小平,不得不停下来跟工人们频频挥手致意。

这次视察,邓小平赞许了二汽“自筹资金 续建二汽”的创举,评价这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革新。当时已经76岁的邓小平,在时任厂长黄正夏的陪同下,饶有兴趣地视察了这个跟共和国一起迸发出朝气与活力、目标远大的汽车厂。

【采访】陈桂祥 邓小平视察亲历者

当时是我跟小平同志开车的,在车上,(小平同志的)那个小孙子当时很会说话了。就问,叔叔,这个驾驶室有很多零部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就一一地作答。小平同志插了一句话,说你长大了,学叔叔,开卡车。小平同志来视察的时候,我们那时候也还比较年轻,(小平同志)说今后是和平发展年代,国门要打开,要发展市场经济。

【配音】用了半天时间,邓小平边走边看,留下了他对二汽建设的关怀,对汽车工业未来的思考。就二汽军品与民品的关系、新技术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提高质量、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走向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等问题作了指示。在关键时刻,推动了二汽建设的大发展。

【采访】陈桂祥 邓小平视察亲历者

这么几十年过去,小平同志的构思和他的提议,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东风公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再来重温小平同志的指示,伟人就是伟人,高瞻远瞩,当年我们说实话,不太懂,只知道有变化,但是怎么变?不知道变得这么快,这么好。

【配音】春潮澎湃的中国,正进行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二汽,领时代之先,从军品生产为主,转到大力发展民用汽车,从强国强军的主阵地,转到强国富民的主战场。

【字幕】2019.04.02 襄阳 “智行隆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实况】“智行隆中”实况

【配音】这一天,东风公司、华为公司、襄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个名为“智行隆中”的战略合作项目,共同开启了一个智慧交通的新时代。

【采访】唐腾 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

我们准备通过对智慧汽车、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以及背后产生的大数据的连接融合,打造一个先进的、可复制的、可推广的智慧交通城市的标杆。这样可以在全国作为我们的一个先行的试点。应该说,这是东风汽车公司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产品加服务做战略转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实践。

【配音】襄阳,东风走出武当山的第一个战略支点。1984年10月,二汽在襄北荒地油坊岗举行了第二基地的奠基典礼,又一座汽车新城在古城襄阳铺开蓝图。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二汽率先进行合资探索。

在发动机领域,美国康明斯成为了东风的深度合作伙伴。

在整车领域,东风与雪铁龙在武汉合资组建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而第一辆合资生产的“富康”牌轿车,在襄阳下线。

随后,东风第一辆3吨轻型车在这里下线,第一批风神蓝鸟轿车在这里投产。襄阳基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基地航拍】

【配音】但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东风和众多国有企业一样,必须直面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采访】刘昌华 车身厂原党委副书记

东风公司第二次低潮应该是在1997年,当时由于市场的压力,对我们职工队伍影响很大。

【字幕】1999.05 江泽民视察东风公司

【配音】在国企改革的关键时刻,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东风公司十堰、襄樊、武汉三大基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视察,给东风人留下了“弘扬创业精神,重铸东风辉煌”的激励。

东风人重燃了创业的激情。东风人的眼光,看向了更远的地方。走出大山、拥抱世界,东风人的步伐更加坚定。

【新闻联播实况】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湖北调研

【字幕】2010.1 襄樊 习近平视察东风

【配音】2010年1月,习近平在东风公司调研。他走进忙碌的车间和研发现场,勉励东风人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取得更大成绩。

【配音】东风大道特一号,东风公司的决策中心,东风的重大战略都在这里规划和诞生。

中部崛起是国家战略,武汉是重要的战略支点。2003年,东风公司总部从十堰迁往武汉。同年,东风与日产合资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揭牌。

【采访】周先鹏 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

东风有限,是东风与日产组建起的一家,迄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投资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深、业务范围最广的合资企业。这在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合作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这对推动中日友好,促进两国汽车工业的深层次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中国进入WTO之后,对推动中国汽车进入国际竞争舞台,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配音】此后,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格特拉克等一大批整车和零部件单元落子武汉,武汉基地迅速成为东风事业发展的中心。东风大道两侧,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东风的发展成果,再一次进入国家领导人关注的视野。

【字幕】2011.06 武汉 胡锦涛视察技术中心

【配音】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二次到东风视察。

胡锦涛勉励东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更多新型汽车产品,为提升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再立新功。

今天,武汉基地所在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12,汽车工业产值占比超过77%。跟十堰、襄阳一样,这是东风第三次将一个荒凉之地,打造为中国新的车都。

【字幕】2018.08.27 广州 东风日产一千万辆整车产量达成仪式

【配音】一场朴素的千万台整车产量达成庆祝仪式,在广州花都工厂举行。东风日产用15年的时间,刷新了汽车行业单一企业实现千万辆目标的最快纪录。

【竺延风同期】东风日产是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合力、合心的一个典范,它是最复杂的一个合资企业,书写了合资企业精诚团结、合作双赢、不断超越自我的一个精彩篇章。

【配音】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的经济重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风南方事业起步。这是东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南方事业的发展,对于东风的扭亏减困和后来的发展跨越,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在东风风神项目的基础上,在东风与日产合资之前,东风在广州花都的风神汽车项目,就书写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高速发展的“风神神话”。

2003年,东风和日产合资,将乘用车项目放在了广州花都,经过16年发展,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进入国内乘用车第一阵营,年产销量超百万辆。广州基地与十堰、武汉、襄阳一起,成为东风事业最重要的四大基地。

今天,东风事业,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良好发展。东风也成为汽车行业产品品系最全、种类最丰富的企业,年产销汽车超过400万辆,世界500强排名居第82位。大国重器,巍然屹立。

【字幕】2017.10.18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九大实况】

【习近平同期】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配音】中国,步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字幕】2018.06 武汉 东风公司召开第九次党代会

【配音】东风公司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卓越东风、开启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新征程”的新时代蓝图,明确了今后五年要奋力实现“三个领先、一个率先”的发展目标,新时代的东风梦,正式起航。

【尾】50年,与国家发展同步;新时代,与一带一路偕行。50年,东风事业,立足湖北,面向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的东风,正在成为世界的东风。